Edi模塊由于其自動化、產水穩定等特點,在純水和純化水等領域逐漸替代了傳統的拋光混床。最近有很多的用戶在詢問EDI模塊給水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EDI模塊的給水要求,還有電流與給水水質的關系以及EDI模塊的電流計算公式。
EDI模塊的給水要求:
1.給水一般采用反滲透產水,可以直接進入EDI中,如果一級反滲透不能達到要求,可以采用二級反滲透,反滲透產水的電導率一般在1-10us/cm,最高不能超過25us/cm。
2.EDI給水的pH值一般在6.0-9.0之間,EDI工作時最佳的pH值為8.0-9.0之間。
3.EDI的給水溫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一般會在5-35℃之間,最佳的給水溫度為25℃,溫度過高會影響EDI的性能。
4.一般的給水壓力主要取決于流量與溫度,最好在0.15-0.4Mpa之間,如果進水是濃水,給水壓力在0.06-0.1Mpa之間。
5.產水壓力一般在0.05-0.2Mpa,濃水產水壓力要比產水壓力低一些,一般情況下在0.05-0.1Mpa之間。
6.給水的硬度必須要小于10ppm。
7.給水有機物:TOC<0.5ppm。
8.給水中的金屬、變價金屬:Fe<0.01ppm,Mn<0.01ppm。
9.氧化劑:CL2(活性)<0.03ppm,O3(臭氧)<0.02ppm,Ho.(羥基氧)<0.02ppm。
10.給水的電導率:一般要小于50u S/cm,最佳的電導率要小于50u S/cm。
11.進水硅:Si0?<0.5ppm(反滲透RO產水典型范圍是50-150ppb)。
12.進水總CO2:<3ppm。
13.進水顆粒度:<1um。
電流與給水水質的關系
可以把給水中所有離子(如Na+、CI-、HCO3-等)和在EDI模塊中可轉化成離子的物質(如CO2、SiO2、NH3等)的總和稱為總可交換物質TES(TotalExchangeableSubstance)。TES以碳酸鈣計,單位是ppm或mg/L。
TES是總可交換陰離子TEA(TotalExchangeableAnion)和總可交換陽離子TEC(TotalExchangeableCation)的總和。
EDI模塊工作電流與EDI模塊中離子遷移數量成正比。這些離子包括TES,也包括由水解離產生的H+、OH-。水解離產生的H+、OH-擔負著再生EDI拋光層樹脂的作用,因此是必要的。水的電解離速率取決于電壓梯度和離子遷移速度,因此當施加于淡水室的電壓較高時,H+、OH-遷移量也大。值得注意的是,過大的電壓梯度將使離子交換膜表面產生極化,影響產品水水質。如果給水水質較好(例如雙級反滲透和脫二氧化碳裝置作為預處理)運行電流量可能接近或低于0.5A;如果給水水質較差,運行電流量可能接近3A;當水質太差時,EDI無法正常工作。雖然CanpureSuperEDI允許6A的最高極限電流,但是通常只有在對EDI裝置進行再生時才需要5A以上的電流條件。
EDI模塊的電流計算公式:
由于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對TEA有貢獻,TEA經常會大于TEC,用TEA計算最佳工作電流更準確。可以根據以下經驗公式估算最佳工作電流量:
C(A)=0.09×TEA(ppm)
事實上,工作電流還與總可交換物質的組成有關,因此以上經驗公式只能提供一個粗略的估算值,實際調試時的電流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仔細調試才能確定。
Edi模塊在出廠時一般會配有產品說明,如果對產品不了解的也可以聯系藍膜獲取各大品牌的EDI模塊技術說明書。
藍膜專注于環保水處理產品與服務的創新與整合,經營產品包括水處理設備、過濾器、濾膜、水處理樹脂及行業解決方案等。具有完整的環保水處理系統集成和全面的技術服務綜合能力,并提供7*24小時的優質服務。
本文由藍膜(www.jzbzl.org)原創首發,轉載請以鏈接形式標明本文地址或注明文章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