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濾膜在分離膜中比較特殊,但是使用率卻非常高,特別是在濃縮分離方面應用非常多。大多數用戶都比較了解反滲透膜和超濾膜的原理及工藝,但是對于納濾膜的工藝原理比較陌生。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納濾膜工藝及其原理是什么?
納濾膜是什么?
納濾是一種特殊而又很有前途的分離膜品種,它因能截留物質的大小約為1納米(0.001微米)而得名,納濾的操作區間介于超濾和反滲透之間,它截留有機物的分子量大約為200~400左右,截留溶解性鹽的能力為20-98%之間,對單價陰離子鹽溶液的脫除率低于髙價陰離子鹽溶液,如氯化鈉及氯化鈣的脫除率為20-80%,而硫酸鎂及硫酸鈉的脫除率為90-98%。納濾膜一般用于去除地表水的有機物和色度,脫除井水的硬度及放射性鐳,部分去除溶解性鹽,濃縮食品以及分離藥品中的有用物質等,納濾膜運行壓力一般為3.5-16bar。
納濾膜工作原理:
納濾與反滲透沒有明顯的界限。納濾膜對溶解性鹽或溶質不是完美的阻擋層,這些溶質透過納濾膜的髙低取決于鹽份或溶質及納濾膜的種類,透過率越低,納濾膜兩側的滲透壓就越高,也就越接近反滲透過程,相反,如果透過率越高,納濾膜兩側的滲透壓就越低,滲透壓對納濾過程的影響就越小。
納濾運行過程:
根據反滲透和納濾原理可知,滲透和反滲透及納濾必須與具有允許溶劑(水分子透過的半透膜(反滲透膜或納濾膜)聯系在一起才有意義,才會出現滲透現象和反滲透或納濾操作。
納濾膜:允許溶劑分子或某些低分子量溶質或低價離子透過的一種功能性的半透膜稱為納濾膜。
納濾膜的工藝是什么?
納濾過程的關鍵是納濾膜。對膜材料的要求是: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熱穩定性、化學穩定性、機械強度高、耐酸堿及微生物侵蝕、耐氯和其它氧化性物質、有高水通量及高鹽截留率、抗膠體及懸浮物污染,價格便宜且采用的納濾膜多為芳香族及聚酸氫類復合納濾膜。復合膜為非對稱膜,由兩部分結構組成:一部分為起支撐作用的多孔膜,其機理為篩分作用;另一部分為起分離作用的一層較薄的致密膜,其分離機理可用溶解擴散理論進行解釋。對于復合膜,可以對起分離作用的表皮層和支撐層分別進行材料和結構的優化,可獲得性能優良的復合膜。膜組件的形式有中空纖維、卷式、板框式和管式等。其中,中空纖維和卷式膜組件的填充密度高,造價低,組件內流體力學條件好;但是這兩種膜組件的制造技術要求高,密封困難,使用中抗污染能力差,對料液預處理要求高。而板框式和管式膜組件雖然清洗方便、耐污染,但膜的填充密度低、造價高。因此,在納濾系統中多使用中空纖維式或卷式膜組件。
在我國,對納濾過程的理論研究比較早,但對納濾膜的開發尚處于初步階段。在美國、日本等國家,納濾膜的開發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達到了商品化的程度,如美國陶氏公司的NF系列納濾膜、海德能公司納濾膜及東麗公司納濾膜等都是在水處理領域中應用比較廣泛的商品化復合納濾膜。
本文由藍膜(www.jzbzl.org)原創首發,轉載請以鏈接形式標明本文地址或注明文章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