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處理的過程中,除了要了解產品性能以及產品數據,還需要對一些水處理名詞有一定的了解。例如通量、電阻率、電導率等等。其中電阻率和電導率的數據換算讓很多用戶都摸不到頭腦。
首先我們要知道電阻率和電導率符號,電阻率是以Ω•cm為單位,電阻率(resistivity)是用來表示各種物質電阻特性的物理量。
電導率是以μs/cm為單位的,電導率(conductivity)是用來描述物質中電荷流動難易程度的參數。
在超純水處理時,一般都會采用電阻率或電導率來作為單位測試超純水的純度。但是一般廠家和實際數據中采集的數據單位可能不一樣,例如很多EDI模塊的進水條件都是用電導率作為單位,而用戶在實際測試時一般都是測試的電阻率。那么如何進行單位換算呢?
其實電導率和電阻率的關系是倒數關系,直觀點來說:電導率=1/電阻率。電阻率=1/電導率。
下面舉例說明,例如當電導率為20μs/cm時,如何求得電阻率數值呢?
1÷20=0.05
得知電阻率為0.05Ω•cm。
當電阻率為0.25Ω•cm時,如何求得電阻率數值呢?
1÷0.25=4
得知電導率為4μs/cm
其實超純水在制備時,一般都是通過EDI模塊比較多,而EDI模塊為保障產水水質標準一般對進水都會有所要求。下面給大家介紹一款比較常見的EDI模塊進水水質標準:
本文由藍膜(www.jzbzl.org)原創首發,轉載請以鏈接形式標明本文地址或注明文章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