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交換樹脂再生,相信這個詞大家都不陌生,樹脂再生可以延長使用壽命,而且達到更好的使用效果。那么,什么是離子交換樹脂再生呢?原理是什么?
離子交換樹脂再生原理是什么?
離子交換樹脂運行主要是吸附離子,所以使用一段時間后會接近飽和樹脂。這個時候如果不再生的話,那么樹脂就不能再吸附,也就“沒用”了。這個時候會進行再生操作。將化學藥劑將離子交換樹脂吸附的離子和雜質洗脫除去。
離子交換法的工作原理
鈉離子交換軟化處理的原理是將原水通過鈉型陽離子交換樹脂,使水中的硬度成分Ca2+、Mg2+與樹脂中的Na+相交換,從而吸附水中的Ca2+、Mg2+,使水得到軟化。如以RNa代表鈉型樹脂,其交換過程如下:
2RNa+Ca2+=R2Ca+2Na+2RNa+Mg2+=R2Mg+2Na+
即水通過鈉離子交換器后,水中的Ca+、Mg+被置換成Na+。
當鈉離子交換樹脂失效之后,為恢復其交換能力,就要進行再生處理。再生劑為價廉貨廣的食鹽溶液。
樹脂再生操作步驟:
R2Ca+2NaCl=2RNa+CaCl2R2Mg+2NaCl=2RNa+MgCl2為了使您易于理解接受,以下的說法是盡量通俗的說法,與標準工具書的說法可能不盡一致(但不會出現技術性錯誤)。
離子交換樹脂是一種聚合物,帶有相應的功能基團。一般情況下,常規的鈉離子交換樹脂帶有大量的鈉離子。
當水中的鈣鎂離子含量高時,離子交換樹脂可以釋放出鈉離子,功能基團與鈣鎂離子結合,這樣水中的鈣鎂離子含量降低,水的硬度下降。硬水就變為軟水,這是軟化水設備的工作過程。
當樹脂上的大量功能基團與鈣鎂離子結合后,樹脂的軟化能力下降,可以用氫化納溶液流過樹脂,此時溶液中的鈉離子含量高,功能基團會釋放出鈣鎂離子而與鈉離子結合,這樣樹脂就恢復了交換能力,這個過程叫作“再生”。
軟化水設備流程除再生外還包括哪些?
工作(有時叫做產水,下同)、反洗、吸鹽(再生)、慢沖洗(置換)、快沖洗五個過程。不同軟化水設備的工序非常接近,只是由于實際工藝的不同或控制的需要,可能會有一些附加的流程。任何以鈉離子交換為基礎的軟化水設備都是在這五個流程的基礎上發展來的(其中,全自動軟化水設備會增加鹽水重注過程)。
反洗:
工作一段時間后的設備,會在樹脂上部攔截很多由原水帶來的污物,把這些污物除去后,離子交換樹脂才能完全眼露出來,再生的效果才能得到保證。反洗過程就是水從樹脂的底部洗入,從頂部流出,這樣可以把頂部攔截下來的污物沖走。這個過程一般需要5-15分鐘左右。
吸鹽(再生):
即將鹽水注入樹脂罐體的過程,傳統設備是采用鹽泵將鹽水注入,全自動的設備是采用專用的內置噴射器將鹽水吸入(只要進水有一定的壓力即可)。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鹽水以較慢的速度流過樹脂的再生效果比單純用鹽水浸泡樹脂的效果好,所以軟化水設備都是采用鹽水慢速流過樹脂的方法再生,這個過程一般需要30分鐘左右,實際時間受用鹽量的影響。
慢沖洗(置換):
在用鹽水流過樹脂以后,用原水以同樣的流速慢慢將樹脂中的鹽全部沖洗干凈的過程叫慢沖洗,由于這個沖洗過程中仍有大量的功能基團上的鈣鎂離子被鈉離子交換,根據實際經驗,這個過程中是再生的主要過程,所以很多人將這個過程稱作置換。這個過程一般與吸鹽的時間相同,即30分鐘左右。
快沖洗:
為了將殘留的鹽徹底沖洗干凈,要采用與實際工作接近的流速,用原水對樹脂進行沖洗,這個過程的后出水應為達標的軟水。一般情況下,快沖洗過程為5-15分鐘。
藍膜專注于環保水處理產品與服務的創新與整合,經營產品包括水處理樹脂、過濾器、濾膜、工業水處理設備及行業解決方案等。具有完整的環保水處理系統集成和全面的技術服務綜合能力,并提供7*24小時的優質服務。
本文由藍膜(http://www.jzbzl.org/)原創首發,轉載請以鏈接形式標明本文地址或注明文章出處!